
總裁 曹世忠

董事長 戴宏全
給關懷社會的你
2019年,宏全國際創立屆滿五十年,回憶這半世紀以來與同仁們一起開疆闢土、努力奮進的艱辛歷程,為能快速擴張佈局,提供創新商業模式,以爭取與客戶長期合作發展的機會,我們不敢絲毫懈怠或停下腳步,在此誠摯感謝客戶的全力支持及全體同仁的齊心努力,持續為公司每一位同仁、投資股東、社會大眾盡力做好每一項事情。 2020年,邁向另一個五十年的新里程,我們將以更多省思、檢討與反饋過程,期許宏全積極投入公司治理、環境保護及社會參與等面向,以永續經營發展為長期目標。
持續努力 只為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近兩年因新冠疫情肆虐、氣候變遷威脅之影響,宏全面對快速變化的經營環境仍固守經營、行穩致遠,積極拓展國內外據點,保持靈活彈性運作。感謝每位同仁齊心努力與奮勇不懈的精神,讓公司得以持續穩建經營,充份展現宏全營運能力的實績。
宏全積極推動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面向不遺餘力;在環境方面,持續推動環境政策,以節能減碳為推動方向、並關注氣候變遷相關議題,在節電、節水、降低空氣排放及廢棄物等指標皆有顯著改善成效;在社會方面,讓更多專業人才留任,提升職場工作環境,持續朝幸福企業方向邁進;在食安品質方面,積極配合客戶共同維護產品安全,推動全面品質保證,達到客戶滿意及信賴;在公司治理方面,建立系統化管理制度;另外,我們也參與社會關懷、環境保護活動,將以更多資源來回饋社會大眾、照顧弱勢族群,以落實永續發展。
展望未來,宏全將持續加強公司優勢及提升整體競爭力,維繫與各利害關係人良好的互動,成為密不可分的合作夥伴,以期達成對股東、員工、社會永續經營之責任與承諾。

永續發展
推動委員會

台灣優良食品
金質獎

節約能源服務團
績效卓著獎

勞動典範
團體獎

參與各項
社福活動

環境永續是我們的承諾
展望未來,宏全將持續加強公司優勢及提升整體競爭力,維繫與各利害關係人良好的互動,
成為密不可分的合作夥伴,以期達成對股東、員工、社會永續經營之責任與承諾。
永續發展委員會


正派經營
健全公司治理、遵守政府法規、維護社會正義

善待員工
規劃員工職涯發展、關懷員工身心、塑造幸福企業

回饋社會
永續環境保護、參與社會公益、保障利害關係人權益
ESG委員會組織架構
董事會相當重視環境保護及氣候變遷議題,並由總裁及董事長帶領ESG委員會。ESG委員會分為四大功能群組,針對各負責面向進行與利害關係人的議合及展開各項工作。總管理處為企業社會責任專職單位,主要負責統籌召開會議、彙總資料、及向董事會報告等事務,轄下分為四大功能群組─公司治理、永續環境、產品服務、員工/社會關懷,針對各負責面向進行與利害關係人的議合及展開各項工作。對外,由ESG委員會統籌本報告書的審核、第三方認證及發布;對內,由四大功能群組各別運作,報告書完成後由ESG推動委員確認本報告書涵蓋所有重大主題,再委由推動委員向董事會報告。未來並規劃定期召開ESG會議以擬訂企業的年度執行目標、計畫以及追蹤執行績效等。
本公司董事會重視內外部關注各項永續發展議題,由董事長帶領永續委員會,定期督導各專案小組設定目標、工作規劃及確認執行成效,每年至少一次向董事會報告永續發展執行情形與未來計劃。2021年ESG推動及執行情形已於2022年6月17日向董事會報告。董事會聽取委員會報告後,建議公司須積極推動溫室氣體盤查、能源管理等,以因應氣候變遷帶來之影響。
2022年委員會(含專案小組)共召開6次,主要ESG討論及推動重點:(1)氣候變遷因應管理(溫室氣體盤查、碳足跡專案)、(2)職業安全與環境管理推動措施、(3)利害關係人鑑別、(4)TCFD問卷與重要風險機會分析、(5)重大議題制定目標、(6)永續報告書編製及揭露等。2022年執行情形預計於2023年5月31日報告、6月底發佈「宏全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永續報告書」。
2022年董事會報告及通過ESG議案:3月22日: (1)通過興建梧棲員工生活大樓案;(2)通過本公司「公司章程」修正案;(3)通過本公司「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修正案;(4)通過本公司「公司治理實務守則」修正案;(5)通過本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修正案;(6)通過本公司新訂「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案 ;(7)報告2021年誠信經營執行情形。6月17日: (1)報告本公司2021年ESG執行成果;利害關係人關注議題事項及風險管理運作情形向董事做重點摘要報告;(2)通過本公司擬訂控管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揭露時程之完成情形案。11月10日: 報告集團(含子公司)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時程規劃。
宏全將持續推動 ESG永續發展(永續環境、社會參與、公司治理),提升永續發展能力、維護公司企業形象,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為主要目標。

ESG報告書揭露範疇
本報告書揭露的財務數據引自宏全個體財務報告,並經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依據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查核簽證。
報告書特定章節揭露集團合併財務績效;環境與社會數據則以台灣地區為揭露範疇。